個人賬戶劃入金額減少,參保職工“吃虧”了嗎?
淮安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熱點問答
近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門診共濟保障的話題引起市民關注,2023年1月1日起,門診共濟系列政策正式實施,針對個人賬戶劃撥、門診統籌待遇等問題,下面一一為大家解答。
1.問:淮安職工醫保在職人員個人賬戶劃入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答:2023年1月1日起,在職職工每月個人賬戶計入標準為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
2.問:淮安職工醫保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劃入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答:2023年1月1日起,退休人員個人賬戶按照2022年本人個人賬戶劃撥規模按月定額劃入,即2023年1月1日前已退休人員按照2022年12月劃撥金額劃撥,2023年1月1日后醫保退休人員為核發養老金的5.5%劃撥;
2024年1月1日起,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劃入額度統一調整到根據意見實施改革當年(即2022年)淮安市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5%。
3.問:個人賬戶劃入金額減少,參保職工“吃虧”了嗎?
答:短期來看,減少了個人賬戶劃入金額,但從長遠來看,疾病的風險是不可預見的,一旦患上大病,如果沒有醫保的有力保障,將會給參保人及家庭帶來高額的醫療費用負擔。此次改革更好解決了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門診保障問題,切實減輕其醫療費用負擔。因此,從長遠看,個人賬戶改革對個人而言是受益的。
4.問:新政策實施后,門診報銷的具體政策是什么?
答:參保人員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發生普通門診合規醫療費用(累計計算),起付標準以上、支付限額以下的,由職工醫保門診統籌基金按比例支付。
(一)起付標準:在定點醫療機構普通門診就醫的,起付標準為600元。
(二)支付限額:在一個自然年度內,普通門診合規醫療費最高支付限額為6000元,門診與住院不共支付限額。
(三)支付比例:在一級及以下、二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的支付比例分別為70%、65%、60%,退休人員分別增加5個百分點。
5.問:可以舉個如何計算門診統籌費用報銷的例子嗎?
答:舉個例子,某企業在職職工小王2023年1月2日第一次就醫,在某社區醫院發生普通門診合規醫療費用1000元(合規費用=總費用-丙類-乙類自付)。1月5日第二次就醫,在某社區醫院發生普通門診合規醫療費用500元。
1月2日就醫,普通門診合規醫療費用1000元,其中600元計入門診共濟起付標準,剩余400元按照70%比例(該社區醫院屬于一級及以下醫院)由門診統籌基金進行支付,也就是1000元合規醫療費用,統籌基金支付400×70%=280元,小王個人承擔600(起付線)+(1000-600)×30%=720元。
1月5日就醫,普通門診合規醫療費用500元,統籌基金支付500×70%=350元,小王個人承擔500×30%=150元。
同樣的就診金額,如果在去年,小王發生的普通門診合規醫療費用將全部由個人進行支付,計1500元;新政策實施后,兩次普通門診報銷為小王節省了630元。
6.問:淮安職工醫保異地就醫時,能享受門診共濟待遇嗎?
答:按規定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已辦理住院轉診手續人員,異地門診就醫可以享受普通門診統籌待遇。
臨時外出就醫的其他人員在市外定點醫療機構門診治療的,支付比例在正常待遇基礎上下降20%。
■淮安市醫療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