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縣強化政策支持,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放大儀器儀表產業集聚效應
伴著機器轟鳴聲,工人們緊張趕制訂單,現場一派忙碌景象……日前,記者走進橫河集團、蘇儀集團、杰克儀表等多家儀器儀表企業,充分感受到金湖縣儀器儀表產業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多年來,金湖縣在儀器儀表產業上持續發力,強化政策支持,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動全縣儀器儀表產業煥發新生機、實現大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擁有各類儀器儀表市場經營主體近2000家。2022年,全縣儀器儀表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2.54億元,同比增長24.44%;入庫稅收7922萬元,同比增長26.75%。
政策支持,夯實產業“底盤”
為不斷提升儀器儀表產業影響力,金湖縣將智能儀表產業作為全縣制造業重點培育打造的八大重點產業鏈之一,出臺《金湖縣儀器儀表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建立重點企業掛鉤培育工作機制,制定“一企一策”幫扶措施,促進儀器儀表產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今年1月,金湖縣政府與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從檢驗檢測、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等方面為全縣儀器儀表企業出良策、解難題,為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針對儀器儀表特別是智能儀表制造企業“小而活”、高成長的特點,金湖縣建設湛鋼(江蘇)智能儀表產業園,打造初創型、科技型儀器儀表企業孵化平臺。瞄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方向,聚焦產業發達地區,組建儀器儀表產業招商小分隊,著力開展駐點招商、以商引商,目前已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個、2000萬元至1億元高科技項目3個。
不久前,“市監護航 聚力發展”暨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金湖縣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80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云集金湖,共商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計,助推金湖儀器儀表產業集聚發展。
科技引領,點燃發展“引擎”
儀器儀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多年來,金湖縣持續實施技術攻關,助推儀器儀表產業快速發展。在規上儀器儀表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該縣鼓勵企業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強化校企合作的方式,實現研發平臺升級改造。該縣已與同濟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建立戰略聯盟,引進省科技副總11名,建成省“兩站三中心”11個。各類企業擁有有效專利1381項,承擔省、市科技項目18個,入選江蘇省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目錄12項,通過江蘇省級新技術新產品鑒定6個。
堅持以“智改數轉”賦能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水平。該縣擁有江蘇省星級上云企業11家、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0家,紅光儀表創成江蘇省智能車間,為具有“多品種、小批量、高精密”業務特點的儀器儀表企業樹立了智能化生產標桿。
截至目前,全縣有儀器儀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占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16.8%;省級以上研發中心1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淮安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江蘇省智能車間2家,被科技部授予“國家火炬金湖縣儀器儀表特色產業基地”稱號。
久久為功,助推集聚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儀表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技術轉移等方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代表性產品,先進性、可靠性和穩定性逐年提高,全縣儀器儀表產業正快速發展集聚。蘇儀、杰創、杰克、華爾威等企業部分產品技術領先于國內其他同行,杰克儀表參與20多項國家標準的制定,3家企業與中石油、中石化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紅光儀表今年獲批第二批江蘇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試點企業,從單純的設備生產領域向提供系統設計等服務領域拓展。
目前,金湖縣形成以經濟開發區為主陣地,金南、塔集等鎮(街)工業集中區為支撐,蘇儀集團、杰創科技、華海測控等企業為龍頭的協同發展格局;主導產品從石油裝備配套儀表拓展到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顯示控制儀表五大類168種,逐步向成套智能化系統拓展;主要市場從最初的縣內市場,走向歐美、拉美、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據了解,金湖縣將牢樹“質量第一”意識,深化政產學研合作,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建設省級儀器儀表產業示范園區。
■融媒體記者 郭敏杰 劉 夢 通訊員 陳建鵬 何寶杰 紀曉君
下一篇:“淮安市文明校園”淮安市長江東路小學:文明之花校中開 芬芳四溢滿長東
最新信息: